全文:
本报讯 浙江省海盐县现有入网餐饮单位1020家,占全县餐饮行业42%。为进一步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水平,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海盐县市场监管局近日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在全县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提升治理行动。$$
严格依法准入,加强入网审查。该局依据《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和《浙江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试行)》规定,严格实施许可审查准入,要求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具有实体门店,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许可;对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等取得登记证的主体在一个月内严格依规完成现场检查。目前,已依法规范准入网络餐饮服务单位1020家,对5家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主体禁止准入。约谈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履行日常入网审查,建立入网经营者主体备案管理制度,杜绝入网不合规主体。$$
落实动态监管,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该局对入网餐饮单位平台公示信息定期实施线上抽查、线下核查机制,重点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索证索票、清洗消毒、操作加工过程、配送规范等开展现场核查。已核查平台网络信息642条,开展线下主体核查423家,责令限期整改78家,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加强对“网红店”“校园周边100米”“餐饮一条街”等重点区域入网餐饮单位的隐患监测力度,已对煎炸过程用油、熟食卤味、自制饮料等重点风险品种抽查105批次,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均依法落实查处。$$
创建“阳光厨房”,网络订餐可视化。为实现消费者在网络点餐时,对经营者厨房网上可视化,该局联合县传媒中心“盐津豆”平台、建设银行海盐支行、浙江易尤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美团、饿了么等多方共同会商,以“诚信餐饮,文明量化”为主题,全力联动探索网上“阳光厨房”建设工作。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视频共享等技术,消费者在网络订餐平台上随时都可以查看后厨操作的实时直播视频画面,倒逼入网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觉规范食品操作过程,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目前,已完成技术对接和工作方案制定,下一步将在全县实施推进。$$
推广“食安封签”,食安信息可溯源。为保障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双管双落实,海盐在全县网络餐饮服务领域全面推行送餐“外卖封签”制度。倡议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外卖餐食配送时加贴“食安封签”,要求封签上详细记录菜品制作单位、地址、食用时限、制作时间、制作人、装餐人、送餐人、投诉举报电话,以及送餐骑手、制作人、体温检测记录等信息。今年以来,通过宣传与推动引导、第三方平台推广、部分餐饮商家带头使用、消费者主动参与等措施,全县网络餐饮(外卖)等已逐步实现“外卖封签”使用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