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桂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附件查看下载

副标题:
——广西巴马燕洞镇携手深圳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攻克贫困堡垒

作者:
记者 陈自林 通讯员 凌吉荣 潘向阳

报纸中文名:
中国县域经济报

出版单位:
中国县域经济报

年:
2020

文件名:
JJRN202012310090

全文:
2016年,乘东西部扶贫协作春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与千里之外的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牵手联姻”,合力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燕洞镇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7.48%降到2019年的1.03%,今年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成为了粤桂扶贫协作样板间。$$ 2016年起,燕洞镇先后实施屯级道路硬化、生产道路建设,以及桥梁建设等,解决了1.8万余人的出行问题,实现所有村屯通水泥硬化路,村屯通水泥硬化路率由2014年的68.3%提升到如今的100%,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状况。$$ 2018年起,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资助巴马实施危房改造工作,资助危房改造户每户1.35万元建新房,燕洞镇有605户农户享受到这一帮扶,全镇住房保障率由2014年88.56%提升到目前的100%,贫困户住进了稳固、宽敞、明亮的砖混房和钢混房。$$ 燕南土地资源丰富,燕北生态环境优越,燕洞本就有着发展生态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燕洞镇各贫困村因为人力、财力、技术等问题,村里的产业青黄不接。这一状况直到燕洞镇和南澳街道“牵手联姻”才有了转机。$$ 东西部扶贫协作聚焦燕洞生态产业定发展,以“招进一个好项目、壮大一个好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为目标,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财政帮扶资金约1525万元,全力推进燕洞镇产业发展。$$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下,燕洞镇共建立了4个小谷鸡林下养殖基地,1个光伏发电基地,1个粤桂扶贫协作科技创新扶贫产业基地,还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入股雷竹种植基地项目及村集体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鼓励和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增收,有效地促进了全镇产业的发展。$$ 巴马粤桂扶贫协作科技创新扶贫产业基地建在燕洞镇岩廷村旺圩屯,以培育高端苗木为主,为燕洞镇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旺圩屯脱贫户吴源文在基地务工。吴源文说,以前外出到广东打工,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现在政府引进企业到家门口建基地,本地人既能流转土地有收入,又能就近在基地务工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 燕洞镇子帽村建起的小谷鸡林下养殖基地,带动了101户贫困户在家通过养殖实现增收。2016年至2019年间,全村共有152户、71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3.45%下降到1.26%,2019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子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重山说,今年年底村里所有贫困户都脱贫了。$$ 在南澳街道西涌社区的结对帮扶下,燕洞镇交乐村创办了交乐村种桑养蚕和龙骨花种植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在石缝中种植6000多亩龙骨花、2000多亩核桃、1000多亩桑叶、1000多亩油茶,养殖猪、鸡、羊等家畜家禽。$$ 南澳街道“授人以渔”,帮助燕洞镇探索适合当地的产业扶贫模式,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如今,燕洞镇有8个特色产业示范区(园),成为巴马特色产业大镇,产业园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带动221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带动9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各40万元左右。去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020万元,同比增长33.57%;固定资产投资19850万元,同比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9112元,同比增长55.95%。$$

第一责任人:
陈自林

作者名称:
陈自林;凌吉荣;潘向阳;

日期:
2020-12-31

网络分析: